2024年11月18日,脑机协同智能国际前沿论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技馆扇形会议厅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为浙江省脑机协同智能重点实验室、脑机协同智能技术(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本次论坛邀请了埼玉工业大学曹建庭教授、东京农工大学Toshihisa Tanaka教授、日本理研先进智能研究中心赵启斌研究员、浙江大学郑能干教授、祁玉研究员、郑乾研究员6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做脑机协同智能前沿进展报告,学校相关领域近百名师生参加研讨交流。航天九院科技委秘书长李晖,业务主管张翠竹也莅临指导。本次国际前沿论坛由浙江省脑机协同智能重点实验室彭勇教授主持,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省脑机协同重点实验室主任孔万增教授,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金涛、党委副书记张桦、校发规处副处长、省脑机协同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建海教授出席本次论坛。
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金涛致欢迎词,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优势特色。
埼玉工业大学曹建庭教授以《脑磁(MEG)和脑电(EEG)的信息处理技术及其应用》为题进行了报告。该报告以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和脑科学等为基础,从脑工学的角度出发介绍如何开发脑磁(MEG)和脑电(EEG)的信息处理技术与算法,并介绍脑死亡判定系统和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开发。
东京农工大学Toshihisa Tanaka教授以《Invas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ing for Speech Decoding with Transformer-based Techniques》为题进行了报告。该报告讨论了一种新型侵入式脑机接口范式,使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编码器和预训练的神经语音合成器,从侵入式脑电信号中成功重构语句。
日本理研先进智能研究中心赵启斌研究员以《Efficient and Robust Machine Learning with Tensor Networks》为题进行了报告。该报告从张量基本原理和算法、无监督学习新方法、张量补全、多模型学习等方面介绍张量网络技术在机器学习中的一些最新进展。
浙江大学郑能干教授以《动物脑机智能》为题进行了报告。该报告围绕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生物脑怎么调、脑机怎么连、计算机怎么控”等问题展开,分别介绍了方向/速度调控的神经调控机制、脑机连接微系统、自主智能调控的大鼠机器人和熊蜂机器人。
浙江大学祁玉研究员以《基于侵入式脑机接口的汉字书写编解码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该报告介绍的研究以汉字书写为突破口,通过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同步记录汉字书写和运动区神经活动,以窥探汉字书写中的神经编码机制,为破解大脑精细运动编码机制提供新思路。同时构建汉字书写神经解码器,实现从脑信号重建书写轨迹的脑机接口系统,为残障人士运动重建和康复提供潜在的新途径。
浙江大学郑乾研究员以《基于神经拟态计算的视觉应用》为题进行了报告。该报告回顾了神经拟态计算的研究背景,并介绍了神经拟态计算的两个主要研究对象——脉冲神网络和事件相机。重点围绕脉冲神网络和事件相机,介绍了神经拟态技术在图像识别、三维重建、光源估计、本征分解等视觉应用上的相关算法及其独特优势。
最后,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省脑机协同重点实验室主任孔万增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和讨论不仅拓展了与会老师学生研究视野,也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进一步加强彼此的联系,激发更多创新思路,共同推动脑机协同智能领域的发展。同时,孔万增教授对所有参会者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未来能够继续携手,共同探索脑机技术的更多可能性。